设为首页
|
添加收藏
3153287391@qq.com
首页
协会简介
协会机构
协会章程
会员名单
作品赏析
理念探索
会员风采
申请入会
摄影培训
图片库
理念探索
在这里邂逅北岛很亲切
来源:本站
作者:admin
日期:2019-12-25 08:58:15
我有时在作家微信群里聊摄影,有人提醒我说小心群主不高兴;我偶尔在摄影微信群聊文学,立刻有人说别聊与摄影无关的话题。今天,我偶尔读到了著名诗人北岛的访谈录《照相机给了我另一双眼睛》(《中国摄影》杂志2013年第8期),读罢有一见如故的感觉。
读过北岛诗的人一定会记得他著名的“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”,他们却不一定知道,北岛写下这金句风靡全国的时候,他已经爱上了摄影,而且作品已经在《新观察》、《中国报道》、《书城》等杂志上发表了。
北岛到底是诗人,他的摄影作品也与众不同,画面里有你想不到的视角,想不到的构图,结果会给不同的读者带来不同的心境,但都能感到作品中诗一样的意涵。
北岛曾说,尽量不对摄影作品做出阐释,因为作者在拍摄时,心里不一定有很明晰的主题,而只是与当时的环境和情绪有关。北岛认为,创造性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,只不过是媒介不同而已,而照相机给诗人提供了另一种媒介,就像是另一双眼睛。和诗歌的关系没有那么直接,但另有优势。写诗主要的元素之一是意象,包括意和象两部分,也就是说是与意念相关的物象,而摄影更直接,没有语言障碍,直接抓到了物象本身。这么说来,文学与摄影可以是亲密的朋友,他们之间惺惺相惜的是表现方式里都有物象。
说来很巧,我看到刊登北岛摄影作品的那期《中国摄影》,主编是陈仲元先生,他不久前来我们这里做过摄影讲座,欣赏了北岛的摄影作品,我似乎有些明白了陈仲元先生为什么强调摄影应着力拍摄局部,因为我们的摄影主要是为表达而不是为表现,而我们表达情绪的时候,借助的并非是整个的世界,而是一个部分。北岛有天心情很沉郁,突然看到某处玻璃上的裂口,顿时感觉那是一种 “释放”,对于当时特别压抑的心情的释放。于是他拿起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了眼前的镜头,心情居然好转了。这个经历对北岛触动很大,他说,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,你和你的摄影对象常常处在相互寻找的过程中,有时候你在找它,但怎么也找不到,只有它也在找你时,你们才相遇了。这和写诗有点像,你刻意想写往往写不好。依我看,真正好的摄影作品就是一种相遇的过程。
北岛在北京798举办过个人影展,他的摄影作品具有诗的内涵。而他欣赏名家摄影作品,也能从简洁的画面里读出诗的意味来。他在给著名摄影家、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王苗的《野外拾回的小诗》摄影展作品题诗中,为一幅随风吹动的绿油油画面这样写道:“田野尽头的邮局,哦,那绿色变奏中的离别之王。”
赏北岛的摄影作品,愉悦的心情不亚于欣赏他的诗,感到很亲切。
上一篇:没有了!
下一篇:
陈斗波聊摄影
友情链接:
中国摄影
湖北摄影
京山摄影